农苗网

|

河南苗木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河南苗木资讯

河南苗木资讯

  • 1月7日消息:正处于高速发展期的旅游业,为我国文化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提供了根本动力,也为整个经济结构调整注入了活力。河南省文化底蕴深厚,在推进文旅融合发展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和尝试,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家底殷实——扩展着事业广度文旅融合,河南“家境殷实”,特色独具。河南文物古迹众多,地下文物和馆藏文物均居全国首位,有记载着人类祖先在中原大地繁衍生息的裴李岗文化遗址、仰韶文化
    阅读全文
  • 天鹅之城三门峡10月18日消息:三门峡市以“绿色理念”引领经济转型,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加快打造功能齐全的宜居之城,探索一条具有三门峡特色的绿色发展之路的典型事例。“见树不见村,进村不见房,入户不见门,闻声不见人。”独具魅力的陕州地坑院今年“十一”黄金周吸引了大量游客,7天共接待各地游客22.9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19.5万元。地坑院是三门峡市旅游业蓬勃发展的一个缩影,旅游业正在成长为
    阅读全文
  • 1月7日,冷,记者远离城市的汉汤阴县酒镇东村采访驱车八公里处。 东村酒属于丘区,靠近河水库,远程和耕地少,农民收入低,曾任县的贫困村298个行政村有名。 在村里,记者看到牛的村党支部副书记是中国,他告诉记者:“东酒村有1347人,287人的2850亩土地,是一个小村庄,村里也没有集体收入。东村酒是个移民村,建于1958年汤河水库村西,从水库底部区域的村庄作为一个整体移
    阅读全文
  • 肩扛镢头,望向远方。高大的愚公移山雕塑曾经是河南省济源市境内太行、王屋二山较容易捕捉的亮点。夏初时节,驱车奔赴王屋山,高速公路跨河越壑穿洞,如同行驶在绿色长廊上。这层层绿色,是济源一代代新愚公给荒山换上的新装。咬定绿化荒山不放松天坛山是王屋山的主峰,是济源市较高峰。“山上和尚头,沟内没水流。年年种庄稼,季季没好收。”这首打油诗是20世纪四五十年代济源百姓生活的写照。靠山吃山,吃山养山。济源人发扬愚
    阅读全文
  • 扮靓花生态、做大花文化,河南鄢陵已成为我国长江以北较大的花木生产、销售集散地之一,提供了我国东北、西北、华北地区近30%的绿化苗木。自2001年以来,鄢陵的中原花木交易博览会也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成为熠熠闪光的“河南名片”、中部地区乃至全国有名的节会品牌。 鄢陵有1000多年的花木栽培史,这为其赢得了“花都”“花县”等美誉。 鄢陵县柏梁镇姚家村,人称“姚家花园”。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姚
    阅读全文
  • 6月14日消息:每年从早春2月下旬开始,在河南省南召县的村庄、田野、山涧、道路两旁,见到的都是一片玉兰花的世界。一朵朵盛开的玉兰花,迎接远方慕名而来的客人,亲子游、同学游、老年游、自驾游,每天都吸引着数以万计的游客在玉兰花海里流连忘返。“南召是中国辛夷(望春玉兰)之乡、中国玉兰之乡。近年来,我们拓宽发展思路,厚植玉兰生态优势,积极走玉兰产业发展与乡村旅游相结合、与脱贫攻坚相结合、与改善人居环境相结
    阅读全文
  • 河南中州盆景学会主办近日,首八个省盆景友好艺术展送展作品,全市35项盆,展出的作品获得两金,银4铜奖6项,襄城盆景的发展实力和整体水平显示。 来自河南,安徽,山东,湖北等8个省834盆景力作,云集郑东新区,河南省禹州市花园,向全省人民,特别是郑州市民的带来了精彩的前所未有的视觉盛宴。多年来全省较大和较广泛的,大多数品种的盆景展,本次展会涉及针叶林,阔叶类,岩石类,洪水,干旱和阶级,阶层和其他五大
    阅读全文
  • 1、直生苗-又称实生苗,系用种子播种繁殖培育而成的苗木。2、嫁接苗-系用嫁接方法培育而成的苗木。3、独本苗-系地面到冠丛只有一个主干的苗木。4、散本苗-系根颈以上分生出数个主干的苗木。5、丛生苗-系地下部(根颈以下)生长出数根主干的苗木。6、萌芽数-系有分蘖能力的苗木,自地下部分(根颈以下)萌生出的芽枝数量。7、分叉(枝)数-又称分叉数、分枝数,系具有分蘖能力的苗木,自地下萌生出的干枝
    阅读全文
  • 11月11日,在河南省南召县云阳镇,紫园苗木合作社董事长朱正在组织村民直径15厘米红,玉兰村苗木注定交易广场。 “供不应求,今年的玉兰苗,种植者做梦也没??有想到苗如此旺销,价格像坐上了火箭飞升!” 南诏望春玉兰是原产地区和发源地,已有2000多年的栽培历史,作为砧木新品种望春玉兰玉兰红,黄玉兰,广玉兰,白玉兰几十个木兰科树种,种植面积达23万亩,其种植面积,种类,数量,市场份额量居全国较高的。
    阅读全文
  • 《安阳市城市绿化条例》于3月31日经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表决批准,将于2019年1月1日正式施行,这是我市有史以来较好部有关城市园林绿化的地方性法规,意义重大而深远。该《条例》对城市绿地系统的规划与建设、保护和管理、监督和检查等内容进行规范,以适应城市绿化发展新形势。该《条例》有哪些亮点,记者为您解读。 亮点一:加强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有效实施 市园林绿化管理局副局长张红霞说,城市绿地系统规
    阅读全文
  • 为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生产力的发展,绿色发展是当今社会的发展趋势,总体情况和原因。 南阳作为生态资源富集区和敏感区,肩负着要保护生态,保水质,保护食品,同时也保护了发展,安全和稳定,保障民生的“双重责任”的。面对必须回答好的时候的问题,我市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绿色发展的理念,环境大局观,以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城市采取促进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材料
    阅读全文
  • 河南省淅川县近年来不断创新营造林机制,实施了环库生态圈、城区生态圈、沿河防护林带、主干道绿化带、石漠化治理带、高效林业示范区(两圈三带一区)六大林业工程建设。全县用四年时间共完成造林91.2万亩,造林合格面积连续4年位居河南省县级较好。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大坝加高后,淅川县形成了35万多亩库区消落地,由于移民搬迁而遭受破坏的10万多亩生态林带也亟待修复。对此,县林业部门规划栽植了5.38万亩耐水的
    阅读全文
  • 雨水花园可以吗?过去的这个周末,阴雨的连续两天,郑州,在花园郊区河南郑风生国家森林十分活跃,迎来了较好个客流高峰开园以来。在淅淅沥沥的雨声,牡丹更豪华的优雅。游客撑着雨伞,徜徉其间,没有一个良好的感觉。 近日,经开区位于河南省郑州市正丰盛元村花园国家森林公园悄然拉开了13年的牡丹种植基地敞开大门向公众开放。据公园,CLC,花园上周末迎来了开园的较好个客流高峰,7000人2天游客。
    阅读全文
  • 中国绿色时报1月7日报道(记者瞿潇)河南省林业局日前下发通知提出,2021年,河南将在黄河干支流建设3.6万亩生态廊道,使省内黄河生态廊道初步实现全线贯通。《通知》要求,优化黄河生态廊道树种、林种和林分结构,完善提升黄河生态廊道质量。选用冠幅大、干形好、树形美观、枝叶茂盛、深根易活、防护能力强、抗逆性强的乡土乔木树种。注重选用珍贵树种、常绿树种,珍贵树种比例不低于3%,常绿树种比例不低于30%。合
    阅读全文
  • 清明节前后,花卉苗木进入交易旺季。在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券桥镇南水北调中线干渠沿线各个苗木花卉基地,翠绿与金黄交织的花卉苗木错落有致,田间地头,一辆辆运输车往来穿梭,一派繁忙景象。在该镇闻老庄村德旗苗木花卉基地,各种花卉姹紫嫣红,一丛丛、一簇簇、争奇斗艳。忙碌的工人们正在移栽苗木。基地负责人张红旗介绍说,基地共150余亩,东边为林木,西边为花卉,花卉主要以月季为主,有20多个品种,主要在中国南阳月季
    阅读全文
  • 去冬今春以来,河南省三门峡市创新开展国土绿化提速行动。截至目前,完成造林任务19.3万亩,义务植树719.3万株,超额完成省级、市级造林任务和义务植树700万株的目标。领导高度重视强推进。三门峡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国土绿化工作,市领导多次深入现场调研指导国土绿化工作。将百里黄河生态廊道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作为三门峡市“百千万”重点工程的第一项工程强力推进。多层次督查督导传压力。三门峡市政府督导检查,
    阅读全文
  • 近日,河南省洛阳市栾川县林业局开展林木种质资源普查工作,首次在河南境内发现蒙古白头翁、黄花乌头、五刺金鱼藻等3种河南新记录植物。蒙古白头翁在栾川县龙峪湾林场鸡角尖的悬崖上发现,分布海拔1800米以上。与原种相比,叶片略有变异,具体为二回裂片倒卵形,末回裂片卵形或宽楔形。黄花乌头在栾川县老君山林场马鬃岭周边发现,分布海拔1800米以上。五刺金鱼藻在栾川县伊河潭头段水域中发现,分布海拔450米。据相关
    阅读全文
  • 本网讯 特约记者柏斌报道 7月17日以来,河南省中西部、西北部地区遭遇极端强降雨,郑州等部分地区则遭遇特大暴雨,导致花木业深受重创。7月20日,郑州的雨是个什么概念?据郑州气象局统计数据分析:7月20日,郑州小时降水、单日降水均已突破自1951年以来,60年历史记录,17-20日三天,降雨是以往郑州一年的总量,小时降水、日降水的概率,重现期都超千年一遇的。河南郑州陈砦花卉双桥基地是我国重要的“南花
    阅读全文
  • 相关稿件: 李克强来到郑州地铁5号线受灾现场说了什么
    阅读全文